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加工中心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
背景技术:2.随着加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精密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需求也日益明显。但是精密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中,由于被加工零件的数量多、工件装夹时间长,单独的一个工作台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了,并且工作台的安装与拆卸也不便。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解决了单独的一个工作台已经满足不了需要以及工作台的安装与拆卸也不便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方形凸块,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卡接有方形凸块,所述连接轴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尾端与方形凸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套,所述环套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内腔,所述转盘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丝杠轴,每个所述丝杠轴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与内腔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对接杆贯穿转盘且与转盘滑动连接,所述对接杆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工作台卡接,所述丝杠轴上固定连接有转钮,所述转钮与转盘接触。
5.优选的,所述丝杠轴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内腔的内表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卡接有限位块。
7.优选的,所述转盘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杆。
8.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转动连接有环套。
9.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上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方形卡槽内卡接有方形凸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驱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转盘转动,进而使得转盘上的两个工作台实现位置的快速互换,便于工件的加工,并且连接轴上设计有与电动机输出轴上方形凸块相配合的方形卡槽,进而方便了转盘与电动机的连接,便于日后拆修。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盘上设计内腔、丝杠轴、转钮、放置槽、限位环、对接杆、限位块、滑槽等部件,与工作台上的限位孔配合,不仅方便工作台在转盘上的安装,并且便于对工作台上转盘上的安装后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工作台使用时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正视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16.图中:1、箱体;2、电动机;3、方形凸块;4、连接轴;5、方形卡槽;6、固定螺栓;7、转盘;8、环套;9、环槽;10、内腔;11、丝杠轴;12、转钮;13、放置槽;14、限位环;15、对接杆;16、限位块;17、工作台;18、限位孔;1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诒臼涤眯滦椭械氖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さ姆段?。
18.请参阅图1-3,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2,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方形凸块3,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连接轴4内卡接有方形凸块3,连接轴4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的尾端与方形凸块3通过螺纹连接,连接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7,转盘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套8,环套8与箱体1转动连接,转盘7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13,每个放置槽13内滑动连接有工作台17,转盘7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内腔10,转盘7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丝杠轴11,丝杠轴11上的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正螺纹和反螺纹,每个丝杠轴11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对接杆15,对接杆15与内腔10的内表面接触,对接杆15贯穿转盘7且与转盘7滑动连接,对接杆15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与工作台17卡接,丝杠轴11上固定连接有转钮12,转钮12与转盘7接触。
19.请参阅图3,丝杠轴1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4,限位环14与内腔10的内表面接触。通过限位环14的设计,对丝杠轴11具有限位作用。
20.请参阅图3,工作台17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18,限位孔18内卡接有限位块16。通过限位孔18的设计,与限位块16配合,可以对工作台17的安装后的位置进行固定。
21.请参阅图3,转盘7上开设有滑槽19,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杆15。通过滑槽19的设计,便于对接杆15的移动。
22.请参阅图2,箱体1上开设有环槽9,环槽9内转动连接有环套8。通过环槽9的设计,与环套8配合对转盘7的转动具有导向作用。
23.请参阅图2,连接轴4上开设有方形卡槽5,方形卡槽5内卡接有方形凸块3。通过方形卡槽5的设计,便于方形凸块3与连接轴4的连接。
2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将工作台17放在转盘7上的的放置槽13内,然后转动转钮12,转钮12带动丝杠轴11转动,丝杠轴11上的两个对接杆15通过与丝杠轴11的螺纹运动而相向位移,此时对接杆15带动限位块16进入到工作台17上的限位孔18内,此时完成工作台17的安装以及固定,采用同样的方式将另一个工作台17安装在转盘7上,反转转钮12使得丝杠轴11反转,即可将两个对接杆15向背移动,进而使得限位块16离开限位孔18,此时即可将工作台17从转盘7上的取下十分的方便,然后启动电动机2,电动机2的输
出轴带动方形凸块3转动,方形凸块3带动连接轴4转动,连接轴4带动转盘7转动,而转盘7底部的环套8在环槽9内对转盘7的转动进行导向,进而使得转盘7上的两个工作台17实现位置的快速互换,便于工件的加工。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2),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方形凸块(3),所述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内卡接有方形凸块(3),所述连接轴(4)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6),所述固定螺栓(6)的尾端与方形凸块(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套(8),所述环套(8)与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7)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放置槽(13),每个所述放置槽(13)内滑动连接有工作台(17),所述转盘(7)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内腔(10),所述转盘(7)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丝杠轴(11),每个所述丝杠轴(11)的外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对接杆(15),所述对接杆(15)与内腔(10)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对接杆(15)贯穿转盘(7)且与转盘(7)滑动连接,所述对接杆(15)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与工作台(17)卡接,所述丝杠轴(11)上固定连接有转钮(12),所述转钮(12)与转盘(7)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轴(1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4),所述限位环(14)与内腔(10)的内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7)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18),所述限位孔(18)内卡接有限位块(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上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杆(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环槽(9),所述环槽(9)内转动连接有环套(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4)上开设有方形卡槽(5),所述方形卡槽(5)内卡接有方形凸块(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属于卧式加工中心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交换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方形凸块,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卡接有方形凸块,所述连接轴内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尾端与方形凸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套。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驱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转盘转动,进而使得转盘上的两个工作台实现位置的快速互换,便于工件的加工,并且连接轴上设计有与电动机输出轴上方形凸块相配合的方形卡槽,进而方便了转盘与电动机的连接,便于日后拆修。便于日后拆修。便于日后拆修。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兵 黄远良 卫晓伦
受?;さ募际跏褂谜撸?/b>苏州速睿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4/29